4月2日,市新闻办召开“以实干开路·以实绩作答”主题系列发布会(第三场)新闻发布会,介绍我市优化审批服务、护航项目建设工作推进情况。
去年以来,全市审批服务系统紧紧围绕市委“一条主线、三个导向、五种思维、六项机制”部署要求,坚持“项目为王”理念,用好“三本台账”,擦亮“阳光速办”品牌,圆满完成13项“揭榜挂帅”试点,30余项改革创新举措被各级各相关部门肯定推广,持续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、加快现代化海滨城市建设赋能加力。
一是改革创新有突破。以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为目标,全市推出119个“一件事一次办”场景,被省确定为政务服务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优化提升试点市,“一件事一次办”做法被作为改革典型案例上报中央改革办,被评为省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;聚焦市场主体所需所盼,制定破除堵点重塑流程优化审批服务助力创新创业22条措施,在深化“一照多址”改革、优化电子商务准入等方面提升效能,截至去年底,全市实有市场主体总量42.81万户,同比增长3.3%。
二是项目服务有成效。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,推出“拿地即开工”、环评“打捆”审批、工程建设“一键归档”等改革举措,高标准建设项目服务专区,绘制12条产业链审批服务流程图,推行“前伸后延”模式,常态化开展“审批服务进园区进企业进项目”,深入一线、靠前服务,走访500余家企业,解决手续办理、政策落实等问题300余个;推出政务服务“降本套餐”,通过优化流程、“无证明”办事、直接减免、降低准入准营门槛等系列举措,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;成立港口服务专班,为日照港粮食基地、日照港石臼港区东区流程化工程等项目提供服务50余次,有效助力港产城融合发展。
三是数字赋能有亮点。持续深化“无证明办事”,创新打造“免证办”服务体系被纳入省委改革督察典型案例、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;搭建文体旅“一件事一次办”联办平台,跨15个部门的26个事项实现在线“一个入口、一次办好”,被评为“2023年山东省重点打造应用场景”;省内首创公共资源交易“信息纠错系统”和“整治围标串标系统”,在住建部电子招投标数字化转型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;创新“都帮兜办”服务,推开“提醒服务”,帮助企业群众避免生产许可证等证照误期或超期办理,规避潜在风险,累计提供服务80万余次。
今年,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以“项目突破年”为牵引,继续坚持“不为不办找理由、只为办好想办法”理念,聚力落实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大力提升行政效能有关要求,聚焦优化审批服务、护航项目建设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为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审批力量。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。
一、健全工作机制,形成“一切围着项目干”的审批服务合力
牢固树立全市项目审批服务“一盘棋”观念,完善机制、市县(区)联动,保障项目落地见效。一是开展项目服务大讨论。在全市审批服务系统开展“抓项目促发展”大讨论活动,召开项目服务推进讨论会,强化“三提三看”,谈情况、谈问题、谈措施,掀起项目服务热潮。邀请优秀企业家进机关、开讲座,面对面交流探讨,倾听企业心声,增强多做价值判断、少做技术判断的自觉性,有的放矢提供优质服务。二是强化市县(区)一体联动服务。密切市县(区)对口业务科室联系交流,完善联席会议、月度会商、联合办理机制,强化协同会商、信息共享、项目共推,协调并帮助企业项目解决生产经营困难。组织开展项目服务优佳案例“晒晾比拼”打擂活动,以“晾晒”促交流、以“比拼”促服务。针对460个省市重点项目建立台账,目前已点对点、面对面对5个区县298个项目进行了调度会商。三是延续出台破除堵点助力创新创业系列措施。坚持问题导向,靶向精准发力,从“小切口”入手,在2023年推出22条措施基础上,又出台了深化信用审批模式、提高项目审批在线服务效能等30条系列措施,包括提升审批效能11条、优化项目服务7条、放宽准入条件3条、推进审批制度改革4条、明确审批标准3条、减免材料2条,进一步破除项目审批服务堵点问题。四是用好项目服务专区专班机制。完善各级项目服务专区,组建全链条、专业化“项目管家”服务团队,发挥好港口服务专班作用,细化综合办理咨询、线上线下帮办代办、跨层级事项协调服务等措施,落实好提级会商、提级会办机制,按照“接诉即办”相关要求,提高诉求响应速度和办理力度,及时解决企业“急难愁盼”。
二、强化改革创新,激发“一切围着项目干”的澎湃动力
聚焦项目建设过程,加强流程再造、服务创新,减少办事环节、申请材料、办理时间和跑动次数,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。一是优化项目全流程服务。实行班子成员包保机制,及时跟进项目审批手续进展情况,深入开展前期指导、模拟审批、后续帮扶。组织开展项目审批业务推进会、现场答疑会,优化项目策划生成,前瞻性分析预判项目涉及的审批事项,制定个性化“批前”服务清单;完善12条产业链审批服务流程图,推动项目审批“按图索骥”。规范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流程,推动交易平台智慧升级,开辟重点项目“绿色通道”,建立场地平台全天候保障机制,1—3月已为全市380余个项目提供高效便利交易服务。二是推进“一件事一次办”。对已经实施的11个项目审批服务“一件事”场景进行再梳理,增加事项数量,扩大服务范围,优化服务流程;紧盯项目审批高频事项和关键环节,优化申报模块,加强协同配合,新推出港口设施经营服务等3个“一件事”服务场景,更好地为项目提供一站式、集成式便捷服务。三是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。发挥好工改办牵头作用,围绕省市重大项目、城市更新、建设领域“三大工程”等重点项目需求,深入落实现有140余项改革举措,对照省工改办46项改革任务,协同各区县“揭榜挂帅”,以高效率审批助力项目高质量建设。深化“一码通”模块功能,通过“智能导服”推行项目精准“画像”和“定制”服务,推进工改系统功能升级,提升项目审批服务全程网办深度。
三、做优服务保障,打造“一切围着项目干”的“政务服务综合体”
立足审批服务职能,做好“前伸后延”,常态化开展“审批服务进园区进企业进项目”,想在企业前头,跑在项目前面,最大程度满足发展需求。一方面,汇聚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服务合力。发挥政务服务中心进驻部门优势,通过窗口功能升级、流程再造,依托联席会商制度,对于项目推进过程中需协调多个窗口部门解决的重要事项,及时召集相关部门单位集体会商解决。开展好政务服务星级评定工作,推动队伍建设规范化、便民服务温馨化、服务阵地标准化、“不打烊”服务常态化。抓好窗口作风建设,持续强化窗口管理,扎实推进政务服务“好差评”制度落实,以“政务服务综合体”合力促进营商环境再提升。另一方面,创新建立“送惠企政策送办事流程送增值服务”机制。在送惠企政策方面,完善立体化政策服务体系,发挥好“政策通”“惠企帮办”平台作用,动态更新政策文件,建立企业画像,实现惠企利民政策精准匹配、智推直达,目前已为适配企业发送10万余条政策短信,发布免申即享政策780项,惠及企业7.8万余家。在送办事流程方面,优化办事服务要素推送,加强事项标准化梳理,即时更新完善线上线下办事指南,用好“VR全景办事指南”,通过短视频、直播等形式,普及办事流程、注意事项等,让企业一看就懂、办就办好。在送增值服务方面,提升服务体验,构建“智暖提醒”服务体系,落实好“首问负责制”“阳光帮办”“都帮兜办”“免证办”等机制,确保办事时限短、流程优、效率高。目前已为项目提供各类咨询、协助业务办理2000余件。
下步,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深入落实“项目突破年”部署,认真锤炼“三提三看”硬作风,以“有解”思维破除项目发展障碍、迭代升级审批举措,切实提升项目服务水平,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滨城市作出更多积极贡献。
分享到: |